潮新闻 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蒋柯烨 丁益斌
(资料图片)
“虾峙岛上一居民出现胃出血症状,还有一名老人手臂骨折,情况紧急,急需出岛就医。”7月28日下午17时45分,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接到来自虾峙镇的求助电话。当时,受今年5号台风“杜苏芮”影响,普陀区所有航班全线停航,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立即指派中国渔政33113前往现场救助。
当天17时20分,病人林凯凯因黑便、呕血由家人紧急送到虾峙镇中心卫生院急诊室。值班室医生询问病史、查体、测血压后发现患者病情严重,休克状态,失血过多,随即采取吸氧、快速补液抗休克、心电监护等急救措施。同时通过微信与普陀医院急重症与创伤中心联系,上级专家指导抢救。考虑上消化道大出血,病人急需转送至本岛普陀医院进一步救治。当天下午,85岁高龄的包梅娟不慎滑倒导致右上臂骨折,在卫生院进行紧急复位固定后也急需到本岛医院进一步救治。
17时50分,中国渔政33113从沈家门渔政码头出发。当时,海上东南风9到10级,海浪高达2米左右。中国渔政33113在风浪中艰难行进,于18时40分抵达虾峙客运站,虾峙镇卫生站医生和船员合力将2名病人送上渔政船。
返港途中,突然下起了暴雨。大雨瓢泼而下,同激起的浪花混合一起倾倒在驾驶台上。驾驶台的视线一度模糊不清,大风混着雨水呼啸着透过舱门、窗户拍打进来,船体摇晃颠簸。
“时间就是生命!”在极端情况下,中国渔政33113船长伊乃文一边有条不紊指挥船员做好病人安置、现场救护工作和船舱堵水、清洁工作,一边凭借多年的航行经验,同大副张凯鲁共同把控船体方向,尽量将渔政船驶得又快又稳。
19时15分,中国渔政33113到达了马峙门海域。此时,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,从驾驶台看出去,只能看到零星灯光。中国渔政33113离将病人送上渔政码头的救护车,只差“最后一海里了”。
雷达、电子海图、甚高频、探照灯、测声仪,船上的各种精密智控设备持续运行闪烁,伊乃文和张凯鲁两人相互配合默契,一人值班瞭望,一人把稳方向舵,又稳又快地驶向渔政码头。
19时25分,中国渔政33113安全停靠渔政码头,船上船员同医生齐力将病人送上停靠在码头的救护车。截至记者发稿前,2名病人已入院治疗并脱离危险。
一场台风天的生命救援赛到此结束。而中国渔政33113等渔政执法船艇作为“航行的支部”,将继续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初心使命,以劈波斩浪、无畏无惧的勇气毅力,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,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一线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